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

网上有关“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奴隶社会

1 、禅让制

(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

(2)王位世袭制 ,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

2 、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的设立。

3 、宗法制

(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

(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第一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

二、封建社会

1 、专制开端

(1至高无上的皇权:

建立:从秦朝开始 ,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专制强化

(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 、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了加强皇权 ,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尚书省 、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时期: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 、户、礼、兵 、刑、工六部 。三省相互牵制,削弱相权 ,保证皇权独尊 。

(4)北宋: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相权得到加强。元朝后期 ,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3、专制顶峰

(1)宰相的废除: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内阁: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 ,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由此出现。明宣宗时 ,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

(3)军机处: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扩展资料

由于国家的类型不同 ,或同一类型国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会有差异。按政权的组织形式分,有君主制、共和制 、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制;按中央和地方管理的权限分 ,有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等 。当前,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政治制度

秦朝到清朝的所有管理地方的制度

夏商周:分封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秦:中央是三公九卿制 ,地方行使郡县制 。?

汉: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内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 。

隋:三省六部制。?

唐:沿用隋制而有所改进?

北宋:在中央 ,设中书门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另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

在地方 ,推行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县官原由地方任命,改由朝廷委派;州官之下,另设通判 。?

元朝:行省制度 ,将三省改成一省。

明朝: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吏 ,户,礼,兵 ,刑,工);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在地方 ,明太祖为加强对地方控制 ,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 、和军政 。三司长官互不统属 ,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 、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 、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 、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股取士)。

1、中国古代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 ,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 。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2、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 ,由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3、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 、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六部即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 ,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地方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1. 秦朝:中央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县。这种郡县制度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地方 ,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

2. 汉朝: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并在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州 、郡、县三级行政区划。这种层级化的管理使得地方行政更加专业化,并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优秀人才来担任地方官员。

3. 隋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地方实行州(郡)县二级制 。

4. 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郡)、县二级制。

5. 宋朝:沿用前朝制度,但设置了大量冗官 ,以分权为特点。

6.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即以行中书省为中央派出机构的行政制度 。

7.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8. 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以上只是简要概述 ,具体的地方管理制度在各个朝代可能有所不同,也有一些在后续的朝代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

关于“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凡松]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kino520.cn/zhis/202509-19305.html

(27)
凡松的头像凡松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凡松的头像
    凡松 2025年09月17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凡松”

  • 凡松
    凡松 2025年09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 凡松
    用户091711 2025年09月17日

    文章不错《按时间朝代顺序列出中国古代不同的政治制度》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