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我国哪个海域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哪个海域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 ,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 、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 、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 、南海南部诸盆地等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 ”。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 ,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 ,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 ,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 、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 。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 ,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 ,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 。至2010年 ,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
希望有帮助!
中国为什么不到东海南海大规模采油,而要依赖进口?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据估计 ,这里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200亿吨油当量;这里还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含有锰,铁、铜 、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金属锰结核;盛产各种海产品 ,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 。
如此丰富的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当今为何吸引众多目光?未来又有怎样的开发前景?让我们共同探索。
油气:“第二个波斯湾 ”
在距今约2.5亿年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整个地球气候温暖湿润,因而物种也空前繁盛。从中生代中期的侏罗纪开始,铁板一块的古联合大陆开始分裂;到了此后的白垩纪 ,南美洲与非洲大陆之间开始形成南大西洋,特提斯海则把欧亚大陆与非洲分开 。在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南海周边盆地。
中生代物种的极大繁盛 ,为油气形成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温床”。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油气资源中,八成以上的石油以及六成以上的天然气,都来自中生代的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物。在亚洲东部 ,从俄罗斯远东、中国东部到南中国海,分布着大量中生代大陆边缘盆地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 ,还是中国东部沿海陆上、东海区域,都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
中国南海更是如此。目前,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 ,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 。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估计 ,南海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70亿桶(1吨原油=7.33桶原油),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50万桶。而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则显示,这个地区的天然气储量 ,很可能相当于石油储量的两倍以上 。
按照最为乐观的估计,南海地区潜在的石油总藏量可能约为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以上 ,绝对堪称“第二个波斯湾”。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石油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仅为20亿吨 ,天然气也仅为2.4万亿立方米。
根据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多年的分析,南海北部海相中生代地层,分布于珠江口盆地东部神狐一东沙一澎湖一北港隆起两侧的凹陷中 ,南海南部海相中生代地层则主要见于南沙的礼乐盆地 、南薇盆地、北巴拉望与西巴拉望盆地 。在这些区域,有可能藏有油气资源的结构分布都相当广泛。1989年以来,菲律宾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石油公司合作,在北巴拉望盆地已经发现了一大批储量丰富的油气田 ,估算天然气可采储量达1226亿立方米,石油可采储量6754万吨。
除了中生代油气结构,在南海还发现了新生代中新统(距今2330万年到530万年前)产油结构 。其中 ,位于南海最南端的文莱一沙巴盆地,就是以新生代中新统砂岩为主要油气产层的,这一盆地已经使文莱连续20多年保持日产20万桶原油的生产规模。
可燃冰:水火交融的产物
提起百慕大 ,许多人都会不寒而栗。在这片被称为“死亡地狱”的海域,传言从1945年以来,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失踪。无情吞噬生命的“魔鬼 ”究竟是谁?美国科学家提供了一种答案——不是外星人或某种未知的神秘力量 ,而是加勒比海海底深处强烈释放出的甲烷水合物 。这个甲烷水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可燃冰。
当人们想到能源时,脑海中总是出现燃烧和火焰,而把冰块看作是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今天 ,科学家却发现一种在特定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并稳定存在,广泛发育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和高纬度极地地区永久冻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一种似冰状的白色固体物质,因含有大量甲烷而可燃,这便是“可燃冰”一词的由来 。
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 ,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 ,就形成水合物 。可燃冰有很强的吸附天然气能力,1个体积单位的可燃冰可以分解为164个单位的天然气及0.8个单位的水。也就是说1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由于可燃冰燃烧时不会产生残余物 ,而且使用方便 、清洁卫生,能减少环境污染,因此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可燃冰可能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帮助人类摆脱日益临近的能源危机 。目前,国际间公认全球的可燃冰总能量 ,是地球上所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
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 ,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亚热带地区的我国南海海域不可能存在可燃冰,因为这里没有冻土带 。然而 ,不久前,广州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中国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在。由于特殊的物理性能 ,天然气和水可以在温度摄氏2度至5度内结晶,而南海海底600米至2000米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据估计,我国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 ,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锰结核:“镇海之宝”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记得,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得“镇海之宝 ”——金箍棒的故事 。孙悟空的金箍棒是用金、银 、铜、铁做的,威力无穷 ,能降妖伏魔。“镇海之宝”的故事,纯粹是一则美丽的神话,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愿望和幻想。如今,神话变成了现实 ,真正的海底“镇海之宝”——锰结核,已被人们发现,并开始大规模的采集 。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 ,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锰矿球 、锰矿团、锰瘤等,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颜色常为黑色和褐黑色。锰结核的形态多样 ,有球状 、椭圆状、马铃薯状、葡萄状 、扁平状、炉渣状等 。锰结核的大小尺寸变化也比较悬殊,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几十公斤。
从1983年起 ,我国在南海进行多次海底矿产资源勘查,发现有重大开发价值的海底锰结核矿藏。作为西太平洋典型边缘海之一的南海,其深海平原有着类似大洋锰结核的铁锰沉积物——铁锰微粒 ,呈褐黑色,有暗淡金属光泽,质地疏松,比重小于2.8;一般粒度多为细沙级 ,粒径0.063~0.25毫米,最大可达3毫米,团粒状;矿物组成以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非晶质相为主 ,其次为纳水锰矿;化学成分以锰为主,同时还含有铁、镍、铜 、钴、锌等30多种元素,属大陆边缘海型的铁锰沉积物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也是石油产量名列前茅的国家!
从2021年3月的原油进口数据来看,毫无悬念,中国4965.9万吨的原油进口量 ,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的样子,但是,进口这么多原油消耗的成本代价反而下降了3.9%。
中国的确已经多年登上最求最大原油进口国的位置 ,比如2020年进口的原油体量就高达5.42亿吨,但是,大量进口原油并不意味着我国自身产油量很低,至少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原油产量是排在世界前列的。
说这些只是想大家明白一点,那就是我们的确从满世界的买了不少油,但同时也在自己生产原油 。具体来说 ,我国石油产量在去年年底达到日均产量391.8万桶,这个产油能力排在全世界第四位。也就是说,之所以我们需要大量进口原油 ,这与我们社会快速发展对石原油的需求量极大有很大关系。
中国东海南海到底有多少石油?
东海和南海都是由我国管辖的海域,东海被我国台湾岛、大陆 、日本九州岛和朝鲜半岛等围绕着,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边缘海 ,长江、闽江和钱塘江等河流都会汇入东海。南海地处我国大陆的南方,同样是我国的边缘海,虽然它是太平洋西部海域 ,但有21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都归我国 。
虽然,东海石油储量丰富广为人知,但直到1974年,我国才正式在东海进行了矿产资源勘测 ,包括天然气和石油。也就是说,我们都知道东海大陆架上蕴藏了大量石油资源,并在之后的勘测中确认了多了油田 ,比如春晓、天外天 、断桥、平湖和残雪等,而且,这些油田的占地面积可与大半个台湾省相比 ,就连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也至少也超过了700亿立方米。
很多人都知道,南美北部大盆地是这个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沉积盆地,但你知道吗?其实 ,南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沉积盆地,我国境内海洋油气的最大储存区便是海南 。在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在南海探明数以亿计的石油储量、数亿千亿计的天然气储量 ,哪怕是二十多年前探明的可以开采的石油储量就数亿百亿来计算。
毫不夸张地说,南海油气资源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而南海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分别是中沙群岛海区一带 、南部巽他陆架油气聚集区和北部陆架油气聚集区。与此同时 ,南海的海底还蕴藏了很大体量的可燃冰,这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他的结构看上去与冰状晶体物质类似 ,但实际上是由水和天然气在低温高压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
中国为什么不去大规模开采东海和南海的油气资源?
很多事情真的不像敲键盘这么简单,要大规模开采东海和南海的油气资源,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并不是开发成本和开采技术这么简单。并且,很多人都知道石油的既定储量有限,至少在有限的时间内 ,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就这么多,用得越多剩下的也就更少。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从其他国家购买石油不会成本更高 ,那把自己土地下的石油留着也是极好的,至少多年以后,随着石油开采技术提升,其他人剩下的石油越来越少 ,而我们积攒多年的石油资源就可以更好的被利用起来 。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海石油开采技术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到飞速提升,具体来说 ,我国南海的平均水深都有1212米,并且,最深的海域甚至达到了5559米 ,这样的深海区域要开采石油,其难度真的不是其他近海区域可以相比的。
在1983年的时候,一家美国的石油公司 ,就曾在我国南海西南方约100公里的地方,因为钻井作业而遭遇台风,船上的所有人都因为钻井船倾覆而死亡 ,南海的台风季,虽然主要集中在3到9月,但这些10月出来作业的是有员工都没有幸免遇难。
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过南海内波,这是一种特别典型的海水运动 ,尤其是对于那些水深特别大的海域,内波会让海洋深层和上层的能量进行传递,虽然这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底生物的繁衍 ,但同时也可能对海洋质上的一些设施造成破坏 。有的内波波长只有几百米,但有的内波波长却可以达到万米以上,一旦形成共振不仅会让人失去生命 ,还会对物品造成严重损坏,比如:
美国的“长尾鲨 ”号就在1963年沉没,艇上的129人全部遇难 ,之所以潜艇自身都变成了碎片,主要原因就是在遭受强烈内波作用后被拖到了深海海底,而后海底的超强压力将其撕得粉碎。
关于“我国哪个海域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枯荷听雨]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kino520.cn/life/202510-2697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枯荷听雨”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国哪个海域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国哪个海域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文章不错《我国哪个海域已探明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