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讲讲<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

网上有关“谁能给我讲讲<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谁能给我讲讲<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 ,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 ,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 ,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不平凡的世界

——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

作品凭什么来打动别人的心灵?最主要的是作家对生活,对艺术,对读者要抱真诚的态度 ,否则,任何花言巧语和艺术翻新都是枉费心机 。

——路遥

路遥先生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发言时说:“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壮丽的生活 ,也用她的乳汁育了作家艺术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常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我们才有可牟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 ,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这些是路遥先生说过的话,他做到了 。一直以来,他的作品都是深深的打动人心 ,并且赢得了各个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的称赞与敬佩。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路遥 ,他最终表现出的知识面,思考能力和创作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当《人生》获奖并被改编成**取得成功后 ,路遥没有沉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而是深深地思考了一些问题,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超越这一高度,赶四十岁时完成一部全景式地反映中国近四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的作品 。为此,他避开喧嚣的人群 ,开始搜集准备素材。当路遥开始《平凡的世界》的写作时 ,他面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以“独立”的心境和“挑战”的姿态面对他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1985年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各种新潮小说及西方当代文化思潮进入了中国,而现实主义是否“过时 ” ,是否还能为读者接受成为路遥面对的实际问题,但是他却以超越的清醒的现代意识书写了这段十年的历史 。《平凡的世界》共三部六卷,厚重、宏阔 ,为中国当代挣脱极左的束缚开始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留下了史诗般的艺术画卷。共写了近百个人物,从揽工汉到省委书记,这些人物形象鲜活地表现了那一时期的人们的思想变化。小说“人物运动的河流”中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 ,表现了一代青年农民奋斗的艰难经历,而人物活动的宏大背景则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的各种政策和人们的心态 。

旧式价值标准的取向(第一部)

在孙家两代人中,衡量事物的尺度 ,怎样做人的标准,如何处理周围的关系,都出现了不同的取向 。假如说孙玉厚身上旧式农民的素质还相当浓重 ,立身做人的标准基本上不脱离长期渗入心里深层的清白 、善良、忠厚、老实。那么他兄弟孙玉亭身上就更多流露出 ,农民那种无知和狭隘的头脑,一旦和不正常的政治气候纠结在一起会形成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衡心理状态,正常的人性也被扭曲了。至于孙家的第二代两兄弟 ,尽管从父亲那里接受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这些影响也确实对他们的人生追求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时代的转折 ,生活的变化,使他们对走的道路有了沉思,对未来的途程有了困惑 。

对于新的价值标准的选择(第二部)

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 ,把孙少安拥上了可以施展本领的舞台。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矛盾,他的内心里又充满着起伏不已的冲撞,这种冲撞打破了他艰苦创业的稳定心态和持重而行的品格 ,使他在时代转变中走上了重新选择的新路。孙少平在变革的时代中经受着诸种社会冲突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复冲突,而且通过每一次冲击迫使他进行着不断的思考 。这思考中溶入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 ,也渗透着他对自身价值的估价 ,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在复杂时世中不随波逐流 、不寄人篱下、不甘平庸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追求。从中流露出深沉、深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

对自身价值的追求(第三部)

老实善良的少安,终于不再局限于背向蓝天面对黄土的以农为本的生活,开砖窑 、包砖厂 ,谋求新的致富之道;热情洋溢的少平终于背乡离井,以矿山为归宿。都是人生旅途上,开始迈出了新的一步 ,他们不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身上不可能没有旧的传统,但他们能够冲破旧有的樊篱 ,选择应走的道路,求得自身价值的确立。这既是对历史性变化的追踪,也是当代青年选择人生道路的情绪体验 。

《平凡的世界》的书稿还未全部完成 ,中央广播电台就已经开始进行联播。在路遥先生完成此书之后,还应《女友》杂志写了一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其中诉说了他创作的种种艰辛,当时完稿之后 ,他的身 ,他在1991年完成此稿,就在1992年就英年早逝了,这是多么遗憾啊!

题材上说 ,路遥属于农村题材小说作家 。从语言风格来说,他的作品不但没有那种预料之中的“乡土气”,反而显得很“洋气 ” 。路遥说:“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不知道这些人类已经具有的高度智慧结晶 ,是不可理解的。 ”这种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对他语言风格的影响和浸润,在路遥作品中清晰可见。不刻意执著于“乡土气”,不等于乡土情节淡薄 。翻开《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题记就是:“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的土地和岁月。”与路遥的语言风格相适应,路遥小说的情感表达也比较外露。他说:“对生活应抱有热情 ,艺术作品是激情的产物,才能感染别人 。 ”路遥是一位内心充满诗意并且难能可贵地保持到人生成熟期的作家。

他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我想他做到了 ,他离开我们十余年了 ,他今天仍然借着作品与读者讨论 、对话,而今后,他的心血也应当成为中国精神文化中烁烁生辉的一部分而为人珍惜。

余化石

本文

参考资料:

1 《出自内心的真诚》 路遥

2 《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致辞》路遥

3 《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

4 《路遥的诗意》郭小聪教授

5 《不平静的潜流》——评《平凡的世界》王愚

一大早 ,太阳还没有从东拉河对面的山背后升起的时候,睡梦中的双水村人听见后沟道里传来一阵机器轰隆隆的响声 。

这是少安的砖厂又开始了一天的繁忙。

自双水村的新强人孙少安用机器制砖那天开始,这声音就天天震动着这个古老的村庄。

开始的几天 ,全村不论大人还是娃硅,都先后新奇地跑到孙家开办的“工厂”来参观 。人们围着那台神秘的制砖机,看着土砖坯象流水似的从传送带上源源不断地运出来的时候 ,一个个都惊讶得嘴巴张了老大。哈呀,这玩艺儿神了!什么能人造出这么好的东西呢?如果每家都有这么一件机器,那人人都可以发大财!

当打听到这家伙的价钱时 ,庄稼人才又惊得舌头在嘴里弹得嘣响。

后来,人们对少安的“工厂 ”习已为常了,也就不再来参观 。他妈的 ,看一回叫人眼红一回!眼红人家又顶屁用哩?没能耐的人还得用双手在土地上刨挖着吃 。

双水村搞了责任制以后 ,一下子平静了许多。我们知道,这个往日有名的嘈杂村庄,过去经常人喊马叫的 ,好象天天都在唱大戏。可是现在,人们单家独户种庄稼,各谋各的光景 ,谁还有心思去管那些闲淡事?再说,也没什么相聚的机会 。主动去串门?没功夫!真是不可思议呀,一个村的人 ,如今甚至几个月都不见一面!村中各处的“闲话中心”早都自动关闭了;只留下几个不能出山的老汉聚在公窑外面的官路旁,观看来往的车辆行人,说他们那些老掉牙的话题。好安静的双水村!

可是 ,外人并不知晓,实际上村里每个人的心中从来没象现在这样骚乱和喧哗。

是呀,新的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和新的** 。大多数人肚皮撑圆以后 ,必然要谋算新的出路和新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许多新的难念的经。至于少数光景日月还不如集体时的家户 ,那愁肠和熬煎更是与日俱增——过去有大锅饭时,谁碗里的一份也少不了 。现在可没人管罗!你穷?你自己想办法吧!你不想办法?那你穷着吧!

双水村许多有苦恼的人并不知晓,他们羡慕的能人孙少安 ,如今也有他自己的苦恼。正象俗话所说:一家不知一家难哪!

想想也是,孙少安摆开这么大的战场,而且想弄出点名堂 ,那也就少不了他后生的苦恼。是的,他的确为他的事业苦恼——但更苦恼的倒还不仅仅是这些事!

前几天从县城返回村子后,尽管他一如既往紧张地投入到砖厂的忙乱之中 ,但心情一直感到很沉重 。妹妹那双泪蒙蒙的眼睛不时浮现在他眼前。他在砖厂一边干活,一边难受地咽着吐沫。他明白妹妹为什么不要他的钱 。懂事的兰香心疼他,体谅他 ,怕秀莲和他闹架 。唉,几年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出现这样的情况。光景好转了,可家庭却四分五裂!但话说回来 ,他又怎能全部埋怨他的秀莲呢?

自进这个家门来 ,她没少吃过苦哇!现在,她又熬死累活帮扶他支撑这个大摊场,家里和砖厂两头忙 ,手上经常裂着血口子……虽然她坚持分了家,但按乡俗说,对待老人也无可挑剔。平时 ,这面家里做点好吃喝,她总想着给那面的三个老人端过去一些 。天冷的时候,母亲眼睛不好了 ,她就熬夜把老人们的棉衣棉裤都拆洗的干干净净。就是他给老人量盐买油,她也从不说什么。只是他要把一笔大点数目的钱拿出来给家里的人,她就有些不高兴了——钱是她管着的 ,分分厘厘的花费都瞒不了她……少安思来想去,觉得分家以后,是他自己对家里的人没尽到责任 。办法总应该是有的;但他忙于自己的事 ,没有对亲人们的处境经心关照过。

怎么办呢?偷着给他们一点零碎钱 ,也起不了大作用,反而还得和老婆磨牙拌嘴……少安在他的砖厂一边起劲地干活,一边焦虑地思谋着。

后来 ,他突然想:最好还是说服少平回来和他一块办砖厂!是呀,他掏大钱雇用两旁世人哩,为什么让弟弟流落在外边赚人家的下眼钱?少平受死受活 ,一月又能赚多少?如果弟弟回来和他一块办这砖厂,他们两个合伙操持,赚得红利一分为二 ,两家就都能有个大翻身 。要是这样,秀莲也就无话可说。他相信他能说服妻子。这是一个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而这样他们实际上又成了一家人!

好!早应该这样办了 。

孙少安想到这里的时候 ,停止了干活,赶忙卷起了一支旱烟棒。他开始深入考虑怎样实施这个计划。他越想越兴奋 。弟弟文化程度高,说不定很快就能独立操持制砖机 ,不用再掏大工钱雇这位河南师傅了 。弟兄俩一个照料砖厂 ,一个出去办“外交”,说不定还能把事干得更大哩!

孙少安鼻子口里喷着烟雾,在制砖机旁吸了一支旱烟卷后 ,就决定明天条自去黄原找少平。

少平会不会回来呢?这倒是个问题。

少安觉得,少平在吃苦方面和他一样,但另外一些方面和他有很大区别 。弟弟脑子里常有一些怪想法。唉 ,也许是书念得太多了!

不过,他想他还是有些把握把弟弟叫回来的。他知道少平在外面也赚不了多少钱 。当初他不愿意和他一块办砖厂,想到外面去闯荡一番——年轻人嘛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当年要不是家境无法维持,说不定也要出去闯荡一回哩。少平闯不出去,自然就会回头的 。至于他迁出的户口 ,那好办,迁回来就是了;双水村不会把老根扎在家乡的人拒之门外的。

孙少安想好以后,决定明天早晨就搭班车走一趟黄原——这也将是他有生以来走得最远的地方。

晚上睡觉的时候 ,他就把走黄原的事对秀莲说了 。当然他没说是去找少平。他对妻子撒谎说 ,有个熟人告诉他,黄原一个下马单位有台便宜处理的旧电机,他想去看看 ,行不行一两天就回来了。他现在不能对妻子说明他的打算 。等少平回来了,他再和她商量这件事——反正到时生米做成熟饭,她同意不同意都无济于事了 。

本来少安想先和父亲商量一下 ,但觉得也没必要。只要少平愿意回来和他一块干,父亲肯定不反对,还会很高兴的。他先要说服的只是少平 。

第二天早晨 ,他换上了秀莲为他洗干净的“外交 ”制服,便在家门口下面的公路上,举起庄稼人僵硬的胳膊 ,挥手挡住了去黄原的班车。

他有点兴奋地踏进车厢,在车窗玻璃前向送行的妻子和儿子招招手,就被汽车拉着向远方的城市奔驰而去了……下午两点钟左右 ,孙少安到了黄原。

当他斜背着那个落满灰土的黑人造革皮包从汽车站走出来的时候 ,立刻被城市的景象弄得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他连东南西北也搞不清楚了。他抬头望了望城市上空的太阳,觉得和双水村的太阳位置都是相反的——太阳朝东边往下落了?我的天!这就是黄原?这么大的城?一条街恐怕比双水村到罐子村都远吧?

他现在得打问东关邮政所在什么地方 ,他走时就准备先找金俊海父子。少平是揽工的,谁知他在什么地方 。找到俊海父子,就能找见少平——家里写信 ,也都是寄到这里让他们转交的。

孙少安走到一个扫街道的老头跟前,先掏出一根纸烟往老头手里递。老头一惊 。少安忙笑着脸问:“老人家,东关邮政所在什么地方?”他说着 ,并拿出打火机给老头点烟。

老清洁工人受感动——他大概没碰见过这么客气的问路人。

老头举起手里的扫把,热心地给他指点了半天——其实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

少安对这老头道了谢,就急忙向前面走去 。他心里踏实了下来。

他刚踏进邮政所的大门 ,就被照看门房的老头大声喝住了。当少安说出他要找的人时,门房老头告诉他,金俊海父子都出车去了 ,一两天内不会回来 。

去他的!这该怎么办呢?

孙少安立在大门口 ,头上急得冒出了一层汗珠子。他人生地不熟,到哪里去打问弟弟的下落?

他惶惶不安地转到街道上,立在一个小杂货门市前 ,盘算他该怎么办。

他想起了润叶 。除过金波父子,这城里他认识的人就是润叶和她二爸了。田福军是地委书记,说不定门上有站岗的警察 ,他进不去。润叶听说在团地委工作,门上可能没警察,但他又鼓不起勇气去找她啊……根据树木和电线杆投在地上的影子 ,少安知道时间已经不早了 。不论长短,他得先有个落脚的地方。对,赶快去找旅社!要是晚上没地方住 ,他就得在这街上蹲一夜了。他看见东关房墙上有许多箭头,指着一些旅社的去处,他凭在原西县城的经验 ,知道这些旅社都是私人开的 。他不敢去住“黑店” ,因为他身上装几百块钱呢!万一叫小偷摸走了,那还了得!听说城里贼娃子很多——城里人钱多,贼娃子当然都往城里跑;他们村的金富听说就在黄原做这“生意 ”。

他决定去住国营旅社。他对公家单位有一种传统的信任感 ,觉得那里面要安全一些 。他要时刻留心自己身上的钱 。因为第一回出远门,他实在估摸不来花费,就多带了一些钱。另外 ,他不知弟弟已经牺惶成个啥了,准备随时帮助他解决困难。

孙少安背着黑人造革皮包,穿过东关拥挤的人群 ,到了黄原河老桥,便向对岸的大街道上走去 。他一路留心着看门牌上的字,寻找住宿的旅社。他肯定公家的旅社都在大街上。

接连问了几家旅社 ,都已经客满了 。孙少安这才有点紧张起来。啊呀,大地方的确不是土包子来的,有钱连个住处也找不到!

孙少安惊惶失措地从黄原街上走过来 ,一直都快到北关 ,还没找到个住的地方。

他无意中瞥见了“黄原宾馆”的牌子 。他知道这是个高级地方,不知道老百姓能不能住?

因为再没有其它办法,少安就冒出个颇有气魄的念头:干脆到“黄原宾馆”去碰碰运气!

他于是鼓足勇气 ,心“咚咚 ”地跳弹着,走进了这个富丽堂皇的“宫殿 ”。

孙少安运气不错!“黄原宾馆”最近会议不多,接待零散客人。

“我住旅社……”他胆怯地走到登记室的柜台前 ,结结巴巴对里面一位“办公 ”的姑娘说 。

“旅社”二字显然使搞登记的姑娘好奇地抬起头来,瞟了他一眼。

那姑娘问:“几个人?”

“就我一个。 ”少安陪着笑脸说 。

姑娘一边开票,一边说:“证件 。”

“证件?”少安吃惊地问。

那姑娘抬起头来 ,停止了开票,说:“你是哪儿的?什么单位? ”

“我是个农民,来这里找我弟弟 ,因此没证……件。”他老老实实说 。

这姑娘看出他不是撒谎,又问:“那你带着介绍信吗?”

去他的!走时都忘记在田海民那里开个介绍信了。他只好又照实说:“我走得忙,忘记在队里开介绍信了。 ”“按规定 ,没介绍信我们不能让你住 。”那姑娘把笔搁在了一边。

“啊呀 ,好同志哩!我这是初出远门,人生地不熟,一条街走过来也没找下个住处 ,你就行行好,让我住一晚上……”少安可怜巴巴地央求这位搞登记的姑娘。

那姑娘看他这么恳切,犹豫了一下 ,就把票开了,说:“那你明天得另找地方去住 。交十八元钱。 ”

我的天!住一晚上就得十八块?

如果原来知道贵得这么惊人,那他宁愿在街上蹲一夜也不来这里!

但现在他不好再退缩了。人家“破例 ”让你住 ,你再不识抬举,那就不象话了 。

去他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说熊话 ,十八块就十八块!

少安于是很有气魄地解开外衣,从贴身衬衣的口袋上取下别着的领针,掏出两张硬铮铮的“大团结” ,递给了开票的姑娘。

办完手续后 ,他根据发票上的房号,上了中楼第三层。

服务员把票据和他本人反复打量了半天,才把他引到了房间里 。

少安进得房间来 ,惊讶住了 。哈呀,这么阔的房子啊?地上铺着栽绒毯,一张双人软床 ,雪白的被褥都有点晃眼;桌子上还搁架电视机……嘿,花这十八块钱也找得来!

他把黑人革皮包搁在墙角的地毯上,新奇地又把这房间细细察看了一番。当他推开过道里一个小门时 ,发现还有一间小房——嘿,这是澡堂子嘛!还带厕所着哩!他立刻激动地走进去,把搪瓷澡盆的水龙头拧了一下。突然 ,不知从什么地方喷出一股水,浇了他一头,也吓了他一跳 。

他慢慢才弄明白 ,一个带喷头的软金属管一头连着水龙头 ,一头架在半墙上。哈呀,这澡堂子既可以躺到盆子里去洗,又能淋浴 ,先进透顶了!

孙少安拿干毛巾把湿头发擦了擦,就从“澡堂子”里退了出来。

他现在才又发愁地想,他到什么地方去找他弟弟 。无论如何 ,今晚上就应该找到少平。否则,明天人家就不让在这里住了,他还得为自己的住处熬煎。再说 ,这地方房费太贵,人家让住也不敢再住,只敢凑合这一晚上 。

他走到窗户前 ,两只手托在窗台上,焦虑地望着外面。天临近暮黑了,远远近近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

他猛然记起了田福军的女儿晓霞 。他听少平说过 ,她在黄原师专上学 ,他们之间也有来往。她或许能知道少平在什么地方吧?

对,找这个田晓霞去!

孙少安立刻调转身,把墙角的黑人造革皮包提过去 ,压在被子底下,然后就匆匆地出了房门。

他在街道上打问了黄原师专的去处,就一直向北关那里走去——他忘记了他到现在还没有吃晚饭呢……

关于“谁能给我讲讲<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凌雪]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kino520.cn/life/202509-17238.html

(39)
凌雪的头像凌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凌雪的头像
    凌雪 2025年09月07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凌雪”

  • 凌雪
    凌雪 2025年09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谁能给我讲讲<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能给我讲讲<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 凌雪
    用户090705 2025年09月07日

    文章不错《谁能给我讲讲&lt;平凡的世界&gt;的主要内容-》内容很有帮助